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日期:2016/11/14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6057 

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楚雄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做好今后5年全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根据省、州党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二五”时期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在州委州、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社科联的精心指导下,楚雄州社科联团结和带领全州广大社科工作者克难奋进、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实绩,州社科联、州延安精神研究会等3个单位获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朱明云、周建兰等5位同志获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工作者荣誉称号。

5年来,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社科知识普及、社科理论研究、社科成果评奖和社科社团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集聚到中央和省、州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5年来,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界以强化理论武装为根本,用科学理论引领社会科学工作,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加强;以争创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开展“云岭大讲堂·楚雄讲坛”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共组织开展了“云岭大讲堂·楚雄讲坛”活动58场次,受益干部职工人数达11000多人次,争创省级社科普及基地4个,成为全省社科基地建设最多的州市,出版发行《元谋人》、《中国梦﹒楚雄故事》等系列丛书;发挥社科期刊的阵地作用,大力刊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社科工作者提供服务,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编印《楚雄州社科联学术论文选集》;以开展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工作为抓手,组织开展了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评出优秀成果125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培育社会科学精品工程,一批紧扣我州改革发展大局的研究成果出版发行,质量不断提高。公开出版发行了《滇中文化论》系列丛书——《两姚历史文化源流》《楚雄万家坝铜鼓文化及资源整合研究》等社科研究成果6部,编印出版《楚雄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5本5000册,充分发挥了社科工作资政的作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不断提高社科刊物质量,社科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编印发行《楚雄社科论坛》和《社科理论视点》各60期,刊出了一大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强州、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理论文章和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学会、协会、研究会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加强,社科社团组织健康发展,社科类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实现了党的工作和组织建设全覆盖;基层社科联组织建设得到加强,10县市均建立社科联组织机构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三五”时期,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重大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州委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明确了目标要求,提供了保障;全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作为、发奋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关心重视不断增强,为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面对新形势,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主动服务好国家和省、州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面对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工作创新不够,抓手不多;二是精品意识不强,精品力作不多;三是县市社科联组织机构不健全,普遍存在缺编缺人的情况,工作难以开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发扬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增强精品意识,提高学术水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建设中充分发挥社科理论界的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个领域,融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全过程,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我州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对楚雄州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的桥梁,国际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冶金产业基地和绿色产业基地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和社科知识普及宣传,服务我州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树立为人民工作、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从群众中汲取思想智慧,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鼓励和引导全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新实践新发展,积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和科研组织管理创新,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能力;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成果转化与宣传普及、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推动各学科、各领域协调发展,多出优秀成果、优秀人才,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发展能力;立足实践,汲取地方民族文化精华,瞄准省内外学术前沿,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强化理论武装,做好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引导工作,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的问题;大力推进楚雄州社科专家人才库建设,不断壮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促进优秀人才发展;大力推进社科知识普及宣传,不断拓宽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的渠道,促进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全面调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积极性、主动性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出一批突出地方研究特点、全省知名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队伍。力争每年出2至3个有影响、有质量、紧扣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研究成果并促进成果转化,努力推出一批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精品力作。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强化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科学理论引领社会科学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州党的群团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本领。坚持学以致用,知行统一,自觉做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社会科学工作全过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推动我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推进楚雄社科专家人才库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州社科类专家学者队伍的发展状况,建立健全我州社科专家人才库,积极为我州智库建设打下基础;整合全州社科研究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社科类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优势,推进学科建设;充分运用好社科人才资源,组织编制好全州社科规划,通过参加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发表社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逐步探索建立决策部门对专家库咨询意见的回应和反馈机制,促进政府决策与专家库建议之间良性互动。

(三)深入开展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以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重点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国道路等社科理论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宣传普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继续讲好中国梦楚雄故事,对我州“一彝三古”和“彝乡之恋”进行大力宣传,让国内外了解楚雄、热爱楚雄、向往楚雄,凝聚改革发展力量,推动全州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大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基地的吸引力;继续承办“云岭大讲堂·楚雄讲坛”大型公益性科普讲座,依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有效载体,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让社会科学宣传普及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

(四)大力开展课题研究。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紧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泛亚国际合作、脱贫攻坚、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民族文化强州、“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按照立足楚雄、借鉴州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发扬实事求是的课题研究精神,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在轻数量、重质量上狠下功夫,多出精品力作,服务楚雄跨越式发展。

(五)抓好楚雄社科网站建设。建立楚雄州社科联门户网站,推进我州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是“十三五”时期的首要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互联网+”社科平台建设,实现全州社科联系统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社科工作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六)提升楚雄社科刊物的办刊质量和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严把编辑出版关,做好重大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打造品牌刊物,提升刊物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好党的声音,讲好楚雄故事,汇聚起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七)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培养。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社会科学人才体系。继续把社科人才培训工作纳入全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办好社会科学骨干培训班,组织社科骨干到高校或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培养社科骨干人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州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及省、州党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真正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履职考核内容,及时帮助研究解决社会科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社科联、党校(行政学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社科基层组织和社科工作者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全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工作合力。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制定规范的课题研究管理措施和经费支出管理措施,探索实行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和特点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社科课题研究管理、社科课题经费支出、课题研究成果专家评审等制度。探索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后期资助等方法,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社科课题经费依法依规使用和激励社科理论工作者多出精品。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大财政对社会科学经费的投入,保持社会科学的投入与自然科学的投入经费相当,保障社会科学宣传普及、课题研究、学会工作、社科刊物、人才培养、专家库建设和运行等方面有足够经费,更好满足全州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人员面向市场和需求开展课题研究,多方争取经费,拓宽社会科学经费的来源和渠道。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社科事业,提供经费、物质等方面的资助。

全州社会科学界、各级各部门及广大社科工作者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本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共0条评论

已关闭